[轉錄] 只要有達明 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看板Anthony_Wong (黃耀明)作者 (計畫趕不上變化)時間19年前 (2006/02/08 18: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只要有達明 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The Party》的聽覺驚喜在《達明一派對》鋪展的時間飛舞中,也在劉以達神奇般復蘇 的創作力裏。只要有達明,你就不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同樣,總算有《The Party》, 2005年的香港歌壇不至於顆粒無收。 在我看來,達明一派就是一個真實的聲音派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發,就從來沒有中斷 過。這樣說來,《The Party》只是這場跨越二十年的“達明一派對”的一次安可(返場) ,達與明帶著那夥人,神秘出現在派對現場,人山人海中,曲終人不散。 儘管達明試圖在這張專輯裏呈現他們如今的音樂神經,但與過往相關的經絡則密密麻麻, 懷舊電子氣息的主題還是讓聽者敏捷地尋到一如從前的味道。開篇的《達明一派對》無論 在曲式還是歌詞中你都能找到《今天應該很高興》《禁色》《每日一禁果》《十個救火少 年》碎片般的蹤影,我們可以在那些熟悉的碎片裏溫習二十年的變遷,也不得不驚歎梁偉 文在歌詞的“拼貼”中拼出了個人生命的軌跡和大時代的滄海桑田。 與達明的許多經典專輯一樣,《The Party》延續了一如既往的主題多元,《O 女郎》中 都會小人物的黑白生活、《假大空》中隱諱的社會省思與批判、《同床異夢》與《六月和 十二月》的性別迷離,連一本在過往年間對香港前衛青年意味深長的雜誌都可以串起平滑 美麗的《Wallpaper》。比起1996年的《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張《The Party》 更像是 對二十年的時光致敬,也是二十年達明記憶的全面復蘇。 在香港樂壇,達明一派一直以前衛的姿態出現,早期的電子氣息在這張專輯裏依然是不變 的基調,無論是藍調、民謠、舞曲,達明都會在與電子的融合中製造出屬於他們特有的迷 離音樂氛圍。從這個意義上說,《The Party》並未給我們帶來多麼大的聽覺驚喜,他們 也並未刻意在新碟裏追逐日益變換的音樂風潮,但他們的觸覺也並未靜止於不復存在的八 十年代,“人山人海”的編曲一如往昔卻也一脈相承,大有處變不驚的我行我素。    讓我唏噓的是黃耀明的演唱,昨日的妖嬈已平添歲月的痕跡,聲音裏佈滿了時間的滄桑感 ,就像在去年年尾那場盛大的達明Party上看著他的盡情唱遊, 不免私下掐指細算這個前 衛青年是否該劃入中年的行列了。 《The Party》的聽覺驚喜在《達明一派對》鋪展的時間飛舞中,也在劉以達神奇般復蘇 的創作力裏,還在這夥人依然肆意張狂的音樂堅持中。歎為觀止的是何秀萍填詞的那首《 萬年青》,詞的絕美讓今日的達明重歸了八十年代的征途,並以此繼續傲視日益蒼白的香 港歌壇。 需要在達明二十年的重聚時刻以這張《The Party》為他們做個小結嗎?不需要吧。我想 說的是我在多年前聽完《石頭記》時被震撼後的斷言,只要有達明,你就不能說香港是文 化沙漠。同樣,總算有《The Party》,2005年的香港歌壇不至於顆粒無收。 這是一個不會停止的派對,達明回來過了。然後,派對繼續進行。人山人海中,曲眾人不 散。  from:南方都市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96.67
文章代碼(AID): #13wSNHl9 (Anthony_Wong)
文章代碼(AID): #13wSNHl9 (Anthony_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