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南方人物周刊 - 表揚劉德華
表揚劉德華
2005-09-01 12:04:48 來源: 南方人物週刊
(本刊記者 曾繁旭採訪整理)
-----------------------------------------------------------------------
香港著名影評人舒琪
劉德華的娛樂精神
周到的劉德華
劉德華永遠都知道,藝人是要「給」,要「提供」,他會特別照顧觀眾和媒體,
他很「周到」,他明白人們想在他身上得到什麼。有人說,劉德華的表演未必到
了頂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補充,在能力範圍內他做到了最好。所以,就算大
環境有變化,他也永遠是站在頂尖。比如說,早期的表演未必需要身體的,但後
來有了這樣的潮流,劉德華就跑去健身,鍛煉自己的身體,這樣去滿足觀眾的需
要。對於媒體來說也是一樣,他提供了足夠的材料給媒體,甚至為媒體設置了報
導的議題,所以他是藝人中最少被狗仔隊跟蹤的,他和媒體的關係好。
「周到」這一點,是很多藝人不願意去做的,這很辛苦,要花很多的心力。但劉
德華明白,什麼是Entertainment Business(娛樂業),他的積極性是香港藝人
中少見的。
不會成為笑話的劉德華
對於華人演藝圈來說,年齡永遠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是劉德華今後要去面對的
。原來喜歡他的觀眾,年齡在增大,年輕人的市場越來越難掌握,即使不過氣,
也可能和年輕人產生距離。對於這一點,劉德華表達過焦慮。
香港的電影減產,對劉德華其實有好處。他的選擇性強了,身不由己的時候少了
,他可以更多地為自己拍片子。我覺得他現在懂得選擇,懂得平衡和控制。原來
他每年拍20部電影,只要有5 部OK就好了,但現在每年就拍5 部,不容有失。所
以他很投入,做很多的資料搜集,做很多準備,經常學習,他的流行,不是沒有
基礎的。有人說,他現在拍戲會淩駕於導演之上,可如果他比導演還努力,功課
比導演做得還好,那也沒什麼可說的。
劉德華與下一代的明星的差別,很重要在於他的自律性。他在工作上要求極高,
他守信,準時,永遠都做到最好。自律性對於藝術家是特別重要的。藝術是講求
規律和自律的。現在的年輕藝人缺乏這個。
我們看到,劉德華也在轉型了,他開始演父親,演成熟的角色,他很清楚地知道
自己的階段,他是分寸感很好的一個人。比如說,在唱歌上,他絕對不會去嘗試
Hip-hop,他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笑話。
----------------------------------------------------------------------
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張同祖
他比張國榮更入世
1980年代中期,劉德華由電視轉入電影。到現在20多年過去,他也由一個演員成
為了一個製作人。我們看到,他的確是這個行業的有心人。每次我們評金像獎,
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拿不到,也一定來捧場。到了《暗戰》,他終於拿到了,這
是這麼多年的累積分,評獎的時候,很多人都感慨,「華仔啊!」那是人心所歸
,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
上世紀70年代,是劉德華的成長期,80年代開始獲得成功,到90年代,他走向高
峰。即使在香港電影業低迷的時候,他也依然有活力。幾十年過去,我相信,我
們都無法忘記他曾演繹過的那些角色,他已經存在於他的角色之中。
劉德華和張國榮有很多相似,都是靚仔,先是明星再當演員,但張國榮沒有劉德
華那麼入世,他對一些事太過執著,過不了自己那一關,而劉德華經歷過風風雨
雨,也曾陷入官司,虧了投資,這樣反而讓他過了自己那關,放開了,自由了。
這幾年我們看到劉德華從容了很多。
他一直在尋求轉型,我們看到他做了很多嘗試。和杜琪峰合作之後,他放下了架
式,不再走明星路線,找到了自己的空間。
他在香港電影圈紅了20多年,長青樹,這一方面是他的活力,也說明後繼無人。
比如說,謝霆鋒,一出來就很Sharp ,有衝擊力,但他的性格就是這樣,是非纏
身,還需要一些沉澱。
----------------------------------------------------------------------
劉德華中四班主任杜國威
他留下的是永遠都迷人的偶像姿態
劉德華從中三就開始搞話劇,當時他在可立中學,我是他中四的班主任,可以說
,一路看著他入行。我記得,在學校的時候,他很機靈,說話得體,很得老師歡
心。他家裏條件不錯,沒吃過苦的。我記得他爸爸是消防員,他姐姐很疼他。他
住宿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他穿一件新衣服,總是很精神的樣子。他一直
是懂得討好老師的一個學生,後來他進入演藝圈也是這樣,不是一個我行我素,
太過自我的人。
1981年,他加入無線電視的藝員訓練班,後來,他對自己要走的這條路一直很清
晰。中間,他曾問過我,到底是要當一個很紅、有很多fans的偶像,還是當一個
有很好演技的演員。到現在看起來,他還是選擇了後者。
他剛入行的時候,香港電影業正好是很蓬勃的時候,機會很多。當時的電影業主
要是尋開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導演找他,只要找到
他,電影就變得很有噱頭。
到了19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出現低迷狀態,很多低成本製作的電影。香港拍
電影的很多人想賺快錢。但在低迷時期能堅持下來的才是真正有理想,真正喜歡
電影的人,這個階段中,劉德華常常問我,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資來拍
攝。1994年,我拍攝《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想讓他演沈家宏一角,但當時已有
太多因素影響,合作沒有成功。
我是劉德華的老師,看著他一路走來的,所以我對他有偏愛,很多人也說他的演
技並非最好,但我總要說,在我看來,他是最好的。這麼多年過去,他當了大影
星,大歌星,拿了許多獎,樣子也還是那麼靚仔,我想他應該是無悔了。一路走
來,他留下的是永遠都迷人的偶像姿態。
----------------------------------------------------------------------
劉德華「映藝」公司旗下藝員林家棟
他工作時,永遠一絲不苟
8 月21日,星期天,劉德華在九龍會展開Birthday Party,90多圍客人,來自各
個國家的1000多人前來祝福他。作為劉德華「映藝公司」的成員,林家棟也參加
了Party ,然後他與記者相約在尖沙嘴一家酒吧見面,跟記者講述,他眼中的劉
德華。
酒吧外面,一隊人馬正在拍電影,收工的時候也都進酒吧吃東西,街上行人熙熙
攘攘,酒吧的侍應生也依然故我,沒有絲毫一驚一詫的表情。彷佛,這些人從來
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明星。
平時我們都難得有這樣的休息時間,劉德華總是把時間安排得很緊。有時晚上拍
了通宵的戲,每個人都累得不行,他還在那裏壓腿,拉筋骨。就算特別累的時候
,他也是合上眼睛3 分鐘就解決問題。
有一次,他在內地工作,白天拍了廣告,晚上拍了電影,然後坐飛機回香港,我
去看他,他從身上掏出一首歌詞給我看,說是剛才在飛機上寫的。他工作時候,
永遠一絲不苟的。我們拍攝《童夢》時,他要化老妝,幾個小時,每個人都特別
小心,NG一下,就要重新開始。即使在休閒,比如打保齡球,他也是一板一眼,
說出一套套的理論來。
在圈子裏,有成就的人,其實很多,可一旦有了江湖地位,他們往往就容易鬆氣
。這一點劉德華從來不會。所以,現在才有很多來自政府的公益廣告要找他拍。
在香港,有人可能不喜歡他的歌,但都欣賞他的工作態度和精神。在他的演唱會
上,我看到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揮著螢光棒,給他喝彩。
現在他管理「映藝」公司,很多事務,還要開會,他總是井井有條的。有時開會
,他點一份鳳梨包和一杯咖啡,算是吃飯,從不浪費一分一秒。二十多年來他對
事業的態度一直如此,這是我最佩服的。
http://news.163.com
--
╭╮╮ 蘒 珍惜今日
╭╝║╚╯
╰═╝╔═╮ 因為它就是明天美好的回憶‧‧‧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85.100
AndyLau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