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觀後小感(上)

看板AndyLau (劉德華)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2/05 17: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會覺得[十面埋伏]不算太難看,大概是因為接著[2046]連續看下來的關係。 (很弔詭的是,會覺得[臥虎藏龍]不怎麼好看, 大概是因為接著[花樣年華]連續看下去的關係。) (我個人很喜歡[花樣年華],倒是滿討厭[臥虎藏龍]的; 但其實說穿了,我真正討厭的是[臥虎藏龍]裡的故事邏輯, 與那個令人生厭的玉嬌龍。) (會這樣類比,是因為, 看完兩次的現在,知曉[十面埋伏]與[臥虎藏龍]相較勁的意圖明顯。) 週二看[十面埋伏]前,我其實是完全不知道劇情的, 也不抱太大期望,因為’’感覺’’華仔戲份似乎很少。 在又濕又冷又累的那個夜晚,看完[2046]之後, 會堅持要繼續看午夜場的[十面埋伏], 也是因為對自己的承諾,要慢慢地把華仔演過的戲補足。 (會去看[2046],一半原因是因為我很愛[花樣年華], 另一半原因是因為…想要’’知己知彼’’一下…) 看著的時候,原本以為, 劇情是劉捕頭設下圈套,一方面讓金捕頭救出小妹,找出飛刀門的所在地, 一方面讓金捕頭因營救小妹,而成為狙擊目標,所有的榮耀都歸給自己。 但這樣的認知下,劉捕頭在牡丹樓與小妹交手時的笑意, 以及林中與金捕頭對話時,怎麼會是憤恨,而非奸邪,令我心中打了個突; 看到後面,才知道,原來我完全搞錯方向了!(三條黑線苦笑) 但由此可知,劉捕頭確切地傳達他的心念, 讓我知道,原來,他不是我想的那種人啊~~~ 華仔的戲份很少, 但濃烈的存在感,足以與戲份較多的主角抗衡而全然不失色; 在’’認清’’劉捕頭後,仔細地’’看清’’劉捕頭的念頭,令我決定再看一次。 週四看戲前,仔細地看過精華區裡相關的文章。 明白[十面埋伏]隱隱然與[臥虎藏龍]相較勁的意味濃厚, 也大致了解毀譽參半的影評(不過多是針對這部片本身)。 先說說對這部片的一些想法。 片名—十面埋伏, 因為這個片名,讓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有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想像。 比如說,對三人的關係,對劇情走向等等, 但,看到底,到底埋伏了誰呀? 其次,劇情除了單薄之外,尚有許多令我不解之處。 (1)開場不久, ‘’既是頭牌,以何能耐?’’金捕頭挑笑問。 小妹理直氣壯:‘’舞!’’ 但那曲舞,也不過尋常而已。 要以這樣的舞技,教觀眾信服,真的是難了些。 (2)記得,劉捕頭對金捕頭說: ‘’總捕大人下的命令,仍是,格殺勿論!’’ 不是格殺勿論嗎? 那末,竹林裡那場官兵追捕的戲,就十分令人疑惑了, 為何這些官兵們還要先困住他們,再來削竹子呢?然後等著被殺? (這樣看來,這場戲,純粹只是要與[臥虎藏龍]一較高下的意圖, 呼之欲出—你能拍的,我也能,而且拍得更美更炫。) (3)既然金捕頭已無用,原本就預計要殺他, 何必還來一場假大姐欲將小妹婚配的戲呢? 更無需讓金捕頭明白,小妹的目盲其實是假扮的,不是嗎? 進了飛刀門,就殺了他,他也永不知劉捕頭才是臥底。 (劉捕頭在縣府臥底三年,飛刀門門人都不知他是內應,為了保密, 劉捕頭被綁,還算合理。) (4)是真的刻意把華仔拍醜了,拍得有些滄桑落魄。 就是劉捕頭與小妹相見的那場戲,不合理, 他在等小妹相見的時候,難道不會整理衣冠嗎? 當你要與思念那麼久的愛人見面時,怎麼可能不注意自己的衣冠儀容? 怎麼可能不讓或不想愛人見到你最好最美的一面呢? 一直不能平的, 長得好,演技一定差嗎? 所以,華仔必須要扮胖扮醜才能得獎? 帥的,演得好的,也是有, (比如;馬如風;向來我覺得他長得好,但他演技也是讚啊,演啥像啥。 燕如的爸爸與侯永權,兩者相差何止千萬里,氣勢、感覺全然不同。) 大抵沒有像華仔的帥度百分百,所以,包袱就沒有這麼重?! 人生百態, 帥的人,也是有善有奸有惡, 就如同平凡的你我一樣啊~~ (5)小妹像打不死的蟑螂,雪地裡掙扎起身,居然看起來氣色極好; 也莫怪,第二次看時,同場的觀眾爆笑出聲,直稱:太荒謬。 另一項,則是春夏景色轉換成雪地, 我第一次看時,真以為是打了那麼久呢, 從春天打到冬天,真有點不可思議。 而且,這場大雪裡的戲, 僅只是為了讓小妹分不清楚,到底劉捕頭有沒有出手? 還是說,要表達[天地變色]之感? 完全不能體會,這場雪,要表達的涵義。 (6)整齣戲的配樂其實還好, 簡簡單單的國樂演奏,其實也不顯得單調, (因為,視覺上的色調與配置構成,算得上是豐富了); 但,片尾響起的歌劇,讓我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不是一齣武俠劇,而且是古裝戲?代表唐朝的胡風正盛?! 說實在,是很不搭軋,歌劇耶,天啊,第一次看就已經覺得很怪了, 第二次看,只有一個感想, 就是,莫說,沒有與〔臥虎藏龍〕別苗頭之意呀, 那樣強烈的意圖,昭然若揭。 心裡一直浮現, 精華區裡某位影評人的話:〔不知怎的,色彩絢燦背後,盡是透出酸溜溜。〕 (7)第一次看時,片尾打出〔紀念阿梅〕字樣時,我是完全愣住的, 因為完全不知道,阿梅與這部片什麼關係。 後來,在寒風刺骨裡,才慢慢想起, 好像…阿梅最後在拍的片子,就是這一部。 但說真的,我真的不曉得, 依照現在的劇情,如果阿梅也參與演出,會是哪個角色? 這部片,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或許,這就解答了,為何華仔會接拍此片。 華仔應是早就承諾拍此片,與阿梅一起合作, 當時的劇本,想必也不是這個版本。 但,卻令我興起另一個疑惑。 記得精華區裡的影評說,阿梅原本的角色是阿母+大姐, 會與劉捕頭有一段刻苦的愛情,這個角色很重要; 若當初華仔+阿梅合拍得成,就不會是現今這樣的景況了。 難道是阿梅病重之後,劇情大轉? 我想,阿母+大姐這個角色,可能是為阿梅量身訂做, 但是,不解的是, 如果這個角色對於這個故事很重要,為何不能另外找人演出呢? 難道,要以這樣的角色空缺,來紀念阿梅的無法演出嗎? 我想,阿梅也不樂見這樣的結果吧。 (8)配音。 劉捕頭有幾個聲線,乍聽真的好像華仔自己配音, 第一次看時,一直在懷疑; 後來,看了精華區,了解為何陌生中,仍帶著熟悉感。 我是不了解,為什麼劉捕頭與金捕頭都用了配音, 小妹的聲音聽起來,像是章子怡自己的。(因為,跟[2046]聽起來一樣。) 還好,劉捕頭的台詞不算多, 他的心緒與情感,透過他的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就能感受到了, 大部分的配音還算OK, 但是,草原上,一字一句地對著小妹說的對白, ‘’妳要跟他走?’’ ‘’是妳逼我殺妳的!’’ ‘’妳可以不愛我,但是不可以跟他走。’’ ‘’跟他走,就要死!’’ ‘’妳明知道,為何還要這樣做?為何?’’ 聲音表情太壓抑了,而且顯得太僵硬生硬, 與他欲狂的表情相差太遠,讓我聽得快抓狂, 第二次看,甚至差點要笑出來, 但小妹跌撲回地上後,對天的乾嚎倒是配得不錯。 不可諱言地, 這齣戲裡,華仔仍是詮釋得最出色的,其次就是金城武囉~~ (第二次看時,同場大概也沒觀眾像我這樣, 只要有劉捕頭出現的鏡頭,雙眼焦距緊鎖著他,只看著他, 還深怕忘記,整場戲抓著筆,在黑暗裡,憑感覺留下鬼畫符般的簡單筆記。) 想了許久,似乎並不曾看過金城武演的戲, 他的幾場戲倒是讓我有了驚艷之感。 一是在草原上,與盾牌兵大戰之後, 他坐在草叢裡,渾身虛脫無力之外,也透出殺了自己人之後的悲涼與無奈; 二是發現小妹’’原來都是假的’’, 臉上混雜著震驚、不可置信,眼裡還有挫敗絕望的淚; 還有幾場戲是不錯的, 但,配音, 壞了出場時,浪蕩佻達的感覺, 壞了假大姐欲將小妹婚配時,浪子避之唯恐不及的閃躲與勉強, 壞了’’何不跟我一起走,作一陣自由自在的風’’的真心, 壞了’’我離他近,就算妳拔刀,也來不及救我’’的倉皇與焦急。 (’’我離他近,就算妳拔刀,也來不及救我’’的對白與情境, 是我覺得整齣戲最令我心動的地方,只是配音,真是辜負了這份浪漫啊。) 另外,過多似曾相識的橋段,激不起太多驚喜。 除了之前提過的, 還有,草原上與盾牌兵激戰時,小妹用竹子撐跳,在盾牌來去, 像不像玉嬌龍與俞秀蓮在追逐後的對戰? (還是,武打戲總是這樣,跳脫不出相似的招數呢?) 第一次看時,隨風的彈刀,就令我似曾相識, 但苦苦思索,卻想不起在哪兒看過。 更別說,竹林大戰,讓我直覺似地想:啊,跟[臥虎藏龍]一樣耶, 只是招數更華麗,更炫目。 當然,還是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是仙人指路的水袖舞, 二是竹林大戰, 三是春夏景色轉換成雪地, 拍得好不好,見仁見智, 但就我而言,是真的拍得滿美的。 還有,發現一點, 章子怡還真有點綜合明星臉呢, 除了像鞏俐之外,扮男裝時,讓我想起伊能靜, 其中幾個表情,還令我聯想到徐貴櫻與陳仙梅。 對影片本身的想法,如上。 -- 華仔~~ 你便是我的一生一世了~~~ -- ˙◢◣˙ 情報員標號:dns.body--sculpture.com ├┼ 隸屬★單位: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
文章代碼(AID): #1219Ye00 (AndyLau)
文章代碼(AID): #1219Ye00 (Andy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