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雨生成絕響

看板A-MEI (張惠妹 - 阿妹)作者 (哭泣與耳語)時間22年前 (2003/10/31 11: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etal_kids 看板] 作者: leechuan (哭泣與耳語) 看板: Metal_kids 標題: 別讓雨生成絕響 時間: Fri Oct 31 11:45:26 2003 《超音波周報》 別讓雨生成絕響 王祖壽 ------------------------------------------------------------------------------ 我總認為「雨生歡禧城」裡張雨生原唱的14首新歌demo帶,其實就是張雨生的一張新 專輯。14首創作完整的新歌,編曲、演唱一應俱全,怎麼不是一張新專輯?但這張張雨生 的新專輯卻在他離世後6年才珊珊而來,真令人難以置信。 張雨生最後一張專輯「口是心非」發行(1977年10月),也正是他意外離世之時。時間 推算回去,彼時他還有這麼多未發表的創作,還不包括張惠妹在「豐華」後期唱的「不顧 一切」等等,啊,在歌壇創作日益枯竭的此刻,知名的不知名的音樂人久久拿不出像樣的 作品,啊,張雨生的能量何等純粹而豐沛,上天卻收回了這樣的英才。 此刻的台灣歌壇,再也找不到像張雨生這樣具有思想與性靈的創作流行歌手,當今的 創作歌手,他們創作的目的,是忙著把自己推向商業的舞台,張雨生則是從偶像歌手漸次 反芻回歸以創作為本質,於是,當我們手中拿著久違了的張雨生新專輯,彷彿鏡花水月, 真的還有張雨生的新歌可聽? 14首至少是 6年前的創作,或許demo裡採用的編曲手法與節奏已有脫節,但張雨生辯 證式的思維,具有文學氣息的筆觸,乃至他舖陳歌曲的綿密結構,當今歌壇的創作歌手無 論是誰,都無法觸及張雨生的層次。聽著張雨生的14首新歌,如果他沒有發生意外,其中 的10首應該早就繼「口是心非」之後,次年推出上市了吧? 這14首未發表的張雨生之歌,「豐華」請人重編重唱,歌序已與張雨生版本不同,或 多或少考量請來的「牌子」大小與「曲風」聽覺,自然而然也形成了一種「排名」。五月 天掛頭牌,「小時候」一曲令搖滾再生,結尾處穿插「我的未來不是夢」別具巧思,在張 雨生的版本裡沒有。 張清芳「眼睛裡的湖水」在張雨生版本排序在後,但這裡卻大幅提前,我支持這項做 法。主因是張清芳在這裡一改以往高調的唱法,以內斂淡然的唱腔,將歌詞中融合詩意的 心境徐徐舖陳,如同一幅潑墨山水引人入勝,陳志遠的編曲功力盡現。 若論詮釋張雨生的最佳人選,張惠妹無庸置疑。「姊妹」以降5張專輯9首歌曲在在說 明,張雨生的創作找到最適切表達的聲音,今次阿妹唱這首「哭泣與耳語」,彷彿找到失 去張雨生之後仍在摸索的歌魂,這首歌難在情緒與轉音,阿妹卻掌握得如此適切與圓融, 是整張專輯裡唯一令人聽來泫然欲泣之作。如果「雨生歡禧城」再版,我建議應該放在第 一首,阿妹下一張專輯無論如何也要收錄,阿妹與雨生合作帶來的聽覺感受,切莫受到唱 片公司情緒競爭的干擾。 庾澄慶「Only Once」活躍的FUNK元素,蘇芮「你贏」佈滿藍調 JAZZ的氣息,信樂團 「甩開」重金屬的爆發力,范瑋琪「我的愛」沉穩的聲腔,陶晶瑩「單身旅記」的民謠, 都賦予張雨生之歌恰如其份的生命力,范逸臣「愛過了頭」屠穎編曲充滿戲劇張力,如果 聲腔層次再放開一些更好。 透過張雨生的創作,我們再次接受了心靈洗禮,在當前歌壇愈趨蒼白的作品裡可說久 違了,但我們不希望隨著張雨生而成為絕響! ------------------------------------------------------------------------------ 「超音波周報」專欄與Gold FM健康聯播網同步刊播,台北健康電台頻道 90.1,台中城市 廣播頻道92.9,播出時間周五14:45/23:50,周六18:15,周一凌晨2:15。 【 2003-10-31/民生報/C3版/影視大舞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88.17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88.173
文章代碼(AID): #_eTjAKP (A-MEI)
文章代碼(AID): #_eTjAKP (A-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