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VOGUE 4月號封面,最後的天后:張惠妹的
VOGUE 4月號封面,最後的天后:張惠妹的舞台信仰
https://www.vogue.com.tw/article/2025-april-cover-amei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張惠妹。在KTV唱到痛徹心扉,在演唱會嘶吼到聲嘶力
竭。阿妹,不只是我們的救贖,更是跨越世代最真摯的聲音。
BY NICOLE LEE和CHEN YU
2024年底,張惠妹的《ASMeiR MAXXX》演唱會在台北大巨蛋寫下歷史——5場20萬張門票
,在短短6分鐘內便搶購一空。開唱當晚,整座舞台被鮮紅LED覆蓋,張惠妹穿著一襲
Robert Wun紅色戰袍,在萬人矚目下以〈血腥愛情故事〉震撼登場。台下的觀眾沸騰如海
,燈光閃耀間,彷彿將整座大巨蛋化作一場狂熱的儀式。這不只是一場演唱會,而是一場
視覺、聽覺與情感交織的盛宴。
阿妹的演唱會早已是傳說。她渾厚動人的嗓音、無與倫比的爆發力,超越世代的無數經典
歌曲,都讓人時而血脈賁張、時而動容,時又湧現對青春緬懷的惆悵。這些內心的情感,
只有阿妹的演唱會可以被喚醒。像是同時包容了冰與火,將克制和奔放,將冷靜與熱情這
兩種情緒極限,濃縮在女王的聽覺饗宴裡。
對她而言,站上大巨蛋的舞台,無疑是一種興奮的挑戰。「過去,台北的主要演出場地是
小巨蛋,這次能夠站上大巨蛋,對我來說別具意義。」這次的五場演出,從下午就有DJ暖
場,讓歌迷從白天開始沉浸在音樂的氛圍裡,而這樣的安排,也讓她更能完全投入其中。
她笑說:「有時候甚至不想上台,因為台下的氣氛太棒了。」但當舞台燈光亮起的那一刻
,她依然義無反顧地將自己全然奉獻給這場萬人狂歡。
場景轉到封面的拍攝現場,不同於舞台上的霸氣外露,她本人說話時慢條斯理、從容不迫
,聲音溫潤性感,與她唱情歌時的聲線相仿,聽她講話彷彿就像是一場ASMR,難怪她的演
唱會以此為名。
無庸置疑的演唱會女王
出道超過30年,張惠妹是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天后,更是無數歌迷心中的妹神。她天生擁
有強大的舞台魅力,從1999年的《妹力四射演唱會》到2024年的《ASMeiR MAXXX》,跨越
數十載,現場演出始終是她最熱愛、最全心投入的事。
即便已舉辦過無數場演唱會,每一次的籌備依舊嚴謹而細膩。從彩排開始,她對於身體與
聲音狀態的要求極為嚴格,確保每一個細節都達到完美。「對我來說,最關鍵的是如何從
平靜的狀態,迅速轉換到舞台上的滿格電量。以前,我需要透過大量訓練來激發自己的爆
發力,但現在,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已經能夠精準掌握,知道何時該收斂、何時該釋放。
」
即便站在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舞台,阿妹依舊會仔細觀察台下每一位聽眾的眼神,她總
是知道如何撩撥眾人的情緒,無論是快歌的激昂或是慢歌的感動,藉由他們的狀態,阿妹
總能夠想像演唱會帶給觀眾的氛圍,這來自她多年來的訓練,也是她與生俱來的超能力。
演唱會是一場雙向交流,表演者能用音樂帶領觀眾進入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迷人世界,但
同時觀眾也要給予回應。「演唱會非常需要觀眾回饋,在台上的我會把台下幾萬人想像成
一個人,在這個時空裡,我只對你一個人唱歌。我在台上展現的是專業的一面,如果反應
沒有達到預期,我會立即調整。只要看到前方觀眾的眼神和反應是對的,這場演唱會對我
來說,就是成功的。」
每一次都要挑戰自己
挑戰是張惠妹之所以成為張惠妹的信念,但她笑說,這其實也是一種藉口。「從出道開始
,我就經常說自己喜歡『接受挑戰』。我不喜歡做相同的事情,如果這件事情太容易,我
會覺得不刺激、不好玩。在台上,我的熱情來源以及人來瘋的狀態都需要刺激感。這個刺
激包括軟硬體的升級、歌曲、歌曲編排方式和自己的狀態。」
一場演唱會需要編排三、四十首歌,規劃歌曲的順序、編曲、燈光、音效本身就是一種挑
戰,更不用說每一次的巡演都要帶給觀眾不同的聲光效果,「所以我很愛啊,這樣的過程
讓我對自己有更多的肯定,但就會累到我身邊的工作夥伴們。」阿妹笑著說。
眾所皆知,巡演的過程並不輕鬆,一場將近三小時的solo表演,表演者的身體狀態成為演
出關鍵,而這,也是她現在最關注的事情。「年輕時不會太擔心身體狀況,但現在連續演
出帶來的體力挑戰,確實是我目前最大的困難之一。我也因此比以前更謹慎認真看待這件
事。」
卑南族女兒漫長的音樂旅程
從小,張惠妹的生活便與音樂緊密相連,她從有記憶以來就喜歡跟著媽媽哼哼唱唱。「不
誇張地說,我從出生就生活在充滿著音樂的環境。在部落裡,隨時都能聽到有人唱歌,無
論是媽媽、阿姨,或是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會用歌聲來表達情感。開心時唱歌,難過時則
透過歌聲來療癒自己。我一直不覺得音樂是多特別的事。」直到阿妹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
賽,她才知道音樂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還能成為一種競技、一種舞台。
從最初的害羞不敢開口,到後來跟著旁邊的人一起唱,甚至召集村落的小孩,說服大家以
手電筒為她製造舞台燈光效果。這個愛唱歌的女孩,讓音樂自然而然地引領她走到了今天
。
1992年,她搬到台北工作,因為爸爸的期待參加了《五燈獎》,這場比賽成為她音樂旅程
的第一塊基石。4年之後,她在張雨生的協助下發行首張專輯《姊妹》,旋即爆紅,在台
灣就破百萬銷售,當時甚至讓美國Billboard都撰文討論阿妹現象。張雨生更在〈姊妹〉
一曲中,邀請張惠妹的母親及姊妹參與合聲,其中隱含的女性意識,在當時仍以男性為主
導的音樂市場中,悄然埋下了一顆改變的種子。
「卑南族是母系社會,從小媽媽對我影響非常大。她不僅管理家務,展現出堅毅剛強的一
面,也有柔軟脆弱的一面。她喜歡用歌聲來抒發情感,這些都對我小時候的成長影響深遠
,也間接影響了我後來的音樂創作。我從一出道就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去詮釋我想唱的
故事。」
談及音樂上的啟蒙者張雨生,阿妹說:「他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懂得音樂的自由。
剛認識寶哥的時候,我還在適應專業音樂環境,而他總是用最開放的態度引導我們——沒
有框架,沒有標準答案。他對音樂的熱情如此純粹,敢於挑戰又不受拘束,這種精神真的
影響我很深。」她回憶道:「剛開始做音樂的時候,難免會不確定,但寶哥總是鼓勵我:
『這樣也不錯啊』、『可以試試看嘛』,他讓我明白,音樂沒有既定的界限,最重要的是
忠於自己。這種突破傳統思維的勇氣,一直是我最感謝他的地方。」
唱歌很簡單但當歌手不容易
一點也不誇張地說,張惠妹一出道就掀起了驚濤駭浪,獨特的嗓音和與生俱來的爆發力讓
她一夜成名。隔年的《Bad Boy》更是橫空出世,至今仍是台灣史上銷售量最高的錄音室
專輯。這些年來,她出了19張錄音室專輯,共拿下6座金曲獎,其中包含3座最佳國語女歌
手。這樣的阿妹,究竟是怎樣找到了屬於她的舞台?
「我覺得在《姊妹》的時候,我就已經很清楚在台上怎樣展現真正的張惠妹。但唱歌是一
回事,當歌手是另外一回事,我覺得當歌手這個角色比較困難,因為不只是台上唱歌,也
不只是在錄音室裡玩音樂,必須要面對外界的壓力。」
阿妹坦言,直到加入華納後,她才真正理解「我是歌手」這件事,也逐漸適應這個身份。
她回顧道,從第一張專輯起,她就清楚自己要走的音樂路徑,並且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
經典,如〈聽海〉 、〈我要快樂〉、〈三天三夜〉、〈真實〉、〈偷故事的人〉……。
這些歌曲不僅記載了阿妹這一路上的歷程,也成為了無數歌迷切切實實的生活實踐。她的
音樂就與她的性格一樣,感性且真誠。
「我所有的生活熱情和我想說的事情,其實都已經在舞台上表達了。我很開心自己的歌可
以跟著大家一起成長。從我剛出道,那時聽我歌的人現在可能都結婚有小孩了,但我也會
在演唱會上看到很年輕的歌迷,好像時空是平行的,音樂沒有隔閡,可以影響這麼久、這
麼多人,是很奇妙的事。」
在冰與火之間
熟知阿妹的人都知道,私底下的她異常安靜,不喜歡說話,甚至有點社恐。這樣的她,與
萬人演唱會的巨星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對她來說,收與放是需要訓練的。年輕時,她無法
輕鬆消化舞台上的能量,當在高強度的表演中將所有精力釋放後,她常常不知道該如何面
對台下的空虛。就像是掉進一個深不見底的洞,而她無法控制自己不往下掉。
從萬人舞台回到獨自一人的寂靜,這種巨大落差曾讓她在演出結束後整整一週都沉浸在亢
奮之中,無法入眠。然而,經過多年的歷練,她終於學會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當燈光亮
起、音樂響起,她全速爆發極致能量;而當謝幕落下,她也懂得如何回歸平靜,與自己獨
處。
「演唱會一結束,我可以躲起來一整週,見不到人也不說一句話。因為我所有的能量都已
經被掏空了,需要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恢復,從微小的事情中重新積累能量。可能是聽某
種風格獨特的音樂、看電影、追劇,甚至是剪貼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阿妹喜歡在家
裡靜靜的待著,什麼也不做,只是專注著看著某些東西。她可以在客廳後院的窗前看一整
天的植物,從風吹過的枝葉搖擺的弧度,到雨滴到葉子上的姿態,每一件小事都是她擷取
能量的來源。
阿妹說:「我會想像它們心裡在想什麼,有時候我覺得它們好像在思考些什麼。我也喜歡
窺探,我會稍微拉開窗簾,觀察外面街上的人、車子、天空和陽光,這能讓我感到非常平
靜。我可以這樣看上好幾個小時,感受到內心被滋養。」
這個世代最後的天后
這麼多年過去了,張惠妹依然屹立,許多人稱她為華語樂壇「最後的天后」。然而,身處
這樣的高度,她最大的壓力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心,因為她始終渴望挑戰,從未停
下嘗試新事物的腳步。正因如此,她現在以一種佛系且隨性的心態,尋找音樂界的潛力新
秀,如持修與葛西瓦。「這樣的發掘,我覺得更多是一種緣分。我喜歡在輕鬆自然的狀態
下,遇見有才華的年輕人,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生。」阿妹說。
因為對音樂的一見鐘情,阿妹至今都還會去聽新的樂團和歌手的Live演出,也不斷學習,
了解現在的群眾喜歡的歌曲。身為創作者的她,深深知道學習永無止盡,就像阿密特的出
現,讓張惠妹找到了全新的自己。如今的她,仍不斷尋找下一個可能性,「現在我要探索
的,不一定是音樂上的,而是整個人生。」
「能夠熱愛音樂30年,並持續投入其中,我一直都很感恩。」阿妹說:「隨著年齡增長,
對世界的理解和價值觀會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我站在舞台上的感覺。從第一場演唱會
到現在,我對舞台的熱愛從未減退,而這份熱情,正是我能夠一直唱下去的理由。」
24歲的她,初登樂壇便震撼華語樂界。30歲的她,穩坐天后之位,持續突破極限。40歲的
她,依舊眷戀舞台,將每一次演出視為與觀眾最珍貴的交流。而如今呢?她微笑著說:「
舞台,還是我的家。」張惠妹,仍在音樂的旅程上無畏前行。就像她說的:「音樂是我的
生命,是我最擅長的事,也是我最有熱情的事。」
Photographer: Alien Wang
Stylist and Fashion Managing Editor: Chen Yu
Editor and Text: Nicole Lee
Set Design: Setsation
Producer: Nelly Yang
Makeup: 亞歷
Hair: 魏伯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48.1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MEI/M.1743555719.A.65A.html
推
04/02 10:09,
1天前
, 1F
04/02 10:09, 1F
推
04/02 15:08,
1天前
, 2F
04/02 15:08, 2F
A-MEI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